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快速脱单 > 与人沟通的说话技巧,这19个沟通技巧受用一生

与人沟通的说话技巧,这19个沟通技巧受用一生

企业管理中,80%的问题都是沟通问题。人际关系中,80%的矛盾都源自沟通不畅。

沟通的低效让每个人都惧怕沟通,越不愿意沟通,问题越严重,从而使沟通的障碍越大,并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中。无效沟通最终像癌细胞一样破坏着人们的职业生涯和企业的竞争力。

要提高沟通效率,就必须绕过这些抵触机制,其快捷办法当然就是共情。

最近读了一本《共情沟通》,特别想推荐给大家。因为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很接地气,实操性很强。之前也看过不少沟通类的书,很多可读性并不高,都是案例的盲目堆砌,自说自话。

这本书的作者是南勇。他早年留学日本,获得东京早稻田大学商学硕士学位。回国后,先后在润滑油、汽车销售等多个行业从事管理工作,对于职场人士的沟通问题、企业沟通效率的症结有着深刻的洞察和解决思路。

在本书中,南勇通过7大方面、6类技巧、30余种方法帮助人们快速击破沟通障碍、提高沟通效率,从而成为职场与生活的大赢家。

通过共情沟通,我们能瞬间转移到抵触机制内部,用对方的视角审视沟通结症所在;通过共情沟通,我们能用温度消融抵触机制,让对方无保留地说出真实想法,进而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关系;通过共情沟通,我们能更加明确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所在,并寻找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共赢方案……

一.掌控沟通:要让其他人敢于向你发牢骚

在沟通中,快速了解对方内心的观点和想法很重要。

可以通过以下技巧来达成:

1.要帮助其他人捅破窗户纸

最好的办法,就是同时扮演红白脸,把“引导他”和“激怒他”这两个要素有机地搭配到一起。前者需要循循善诱的鼓励,让对方真正相信即便他说了自己的什么“坏话”,自己也不会在意。

2.切勿急切地为自己辩解或展开反击

当对方急迫地展开反击时,不要着急,最好不要流露明显的不满情绪。并对此表示理解,表示理解不代表苟同对方的意见,但表示理解可以最大限度地安抚对方,让对方能够畅所欲言,然后最终恢复平静。

一旦对方恢复平静,事情就好办了。你可以娓娓道来,详细阐述自己的立场、想法和动机,并对对方的误解做出适当的解释。

二.沟通的精度:如何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

了解清对方内心真正的想法是为表达自己想法做准备,了解清对方内心真正的想法后就可以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了。

要想更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,让沟通更加落地,封闭式话术是可以尝试直接采纳的。

有两种方法:

方法1:粘贴式提问法

在沟通时,切忌过于咄咄逼人,更不要体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架势,否则会激怒你的沟通对手,那样就得不偿失了。

比如说,“你到底想说什么?”“你的重点在哪里?”“你到底想让我怎么样?”等,这种话术方式侵略性太强,容易激发对方的不快情绪,要尽量予以避免。

不妨换一种表达方式——“你刚才好像说到了……那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……”“你的意思,是……吗?”“你说了这么多,是不是想……”通过这种推测式话术,逐渐缩小包围圈,一直到把对方的重点和痛点彻底“套”出来为止。

在你的沟通对手支支吾吾,不知所云的时候,需要你去帮助对方提炼重点,这就是粘贴式提问法的要义所在。这种话术用惯了,你自己的话术技巧自然就会逐渐封闭起来。

方法2:5W2H法则

5W2H,是7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。它们分别是:what(什么)、who(谁)、where(哪里)、why(为什么)、when(什么时候)、how(怎么样)、howmany(多少,数量或金额)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并不是所有的沟通都需要将这7个要素全部端出来。至少在理论上,你涉及的要素越多,话术就越封闭,效果也就越好。

粘贴式提问法和5W2H法则是一套组合拳,两者互为因果、相辅相成。只要你能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这两方面的训练,假以时日必然会成为“和新闻记者有一拼”的封闭式话术使用高手。需要特别强调的是,这样的训练必须是刻意的、有意识的,无意识的行为则效果不佳。

三.沟通的维度:如何综合性地利用各种沟通形式

(一)姿态:身体中潜藏的沟通密码

人们在沟通时的身体姿态,也可以形成至关重要的“物理环境”。

什么样的身体姿态比较容易出现在人们的沟通当中呢?

“对面而坐”所释放的信息是直接而强烈的,那就是两个字:对立。双方以绝对的“对立”为前提,寻找彼此可以妥协的微弱空间与可能性。

这种沟通方式的优点和缺点都是非常鲜明的。

与人沟通的说话技巧,这19个沟通技巧受用一生

这种落座方式,它可以有效避免过度对立的紧张气氛,让涉事双方之间形成一个舒适的“心理缓冲带”,彼此都能更为放松;而且,在一种相对轻松的氛围里,当事人也更容易袒露心扉、直奔主题,省去了不少“相互试探”,甚至是“钩心斗角”的麻烦,对于快速达成妥协是极为有利的。

在实际操作时必须要高度注意两个细节:

如果你想和对方显得更亲密一些,让你们之间的谈话氛围更自然一些,可以考虑采取这样的落座方式。

由于这种落座方式极大地缩短了两个人之间的物理距离,所以你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也会被骤然拉近。

对有些敏感的人来说,由于这种落座方式显得过于亲密,也许会令他们感觉不适,觉得自己的私密空间被对方侵犯。这种时候,他们往往会本能地做出一些反应:或者身体微微后倾,或者将自己的面部错开,避免与你过于接近,尽量回避你的目光。

当你意识到这些反应时,一定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坐姿,与对方之间保持一个适度的距离,及时缓解他们的紧张感和警戒心。

这是一种“终极亲密”的落座方式,即“以最短的物理距离达成最近的心理距离”的方式。

在一般情况下,这样的落座方式似乎更适用于老朋友或者“老关系”之间。可即便如此,对于那些非亲非故的沟通对象来说,这一招也未尝不可一试。

(二)倾听的门道:点头小技巧

“点头”这一种不经意的举动产生如此明显的反应,是因为这种举动蕴含了人们渴望得到的一连串重要信息——我对你的话很感兴趣。

介绍两个关于“点头”的小技巧:

1.多一些“点头”的花样

“点头”不能太机械、太僵化,那会给对方留下一种不自然的感觉。一定要多琢磨出一些花样来,根据现场不同的情况灵活地加以应用。打个比方,在对方强调重点的时候可以慢一些、幅度大一些;在对方渐入佳境、越说越兴奋的高潮阶段则可以频繁一些、快一些、幅度小一些……

2.迎合对方的声音和身体语言

对方说话时的声音(音调、音量、语速等等)以及身体语言(面部表情、手势等等)是千变万化的。你的“点头”动作也必须随时做出调整,以便顺应这些变化。

四.沟通的技巧:如何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

(一)学会利用情绪:让情绪为沟通服务的方式

一般情况下,沟通中较为强势的一方比较容易采取这种方式。

这种方式又应该如何应用呢?

当对方来势汹汹,表现得极度情绪化的时候,试图在情绪方面压制对方是不现实的。在对方已经表现出高昂的情绪化时,避其锋芒、攻其不备,才是真正聪明的做法。

如果你能不被对方的情绪所左右,在对方情绪爆发的时候始终保持平静,那么就会有效遏制对方的气焰,让对方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控制住情绪。

任何高昂的情绪,都不可能一直持续。情绪来得越猛烈,理论上消失得也会越迅速。之所以高昂的情绪能够维持下去,是因为有人不断地往火中添柴,而那个添柴的人,很有可能就是同样变得情绪化的你自己。“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”,只要你能在沟通的上半场保持平静,便相当于胜券在握了。

剩下的事就相对简单了:等着对方发泄完情绪,进入平静期。此时你可以抓住对方陷入情绪疲劳期的机会,适度表现出一些情绪。要注意,这时候的情绪化一定要适度,要充分掌控分寸感。

全场保持平静,实属“善莫大焉”。一般来说,沟通中的双方,甚至哪怕只有一方能够做到全场平静,这场沟通以“善果”结尾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。

如果沟通中的双方均全场保持情绪化,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让沟通破产。

可是也有例外。如果双方的关系非常好,彼此了解得很深,且两个人都是真性情,那么彻底直抒胸臆,来一次“火星撞地球”般的“情绪大对抗”,往往会收到奇效。会让双方的理解更透,感情更深,关系更亲密。

(二)学会营造氛围:合适的氛围能让沟通更顺利

越是难以启齿的话题,越是敏感复杂的难题,便越需要在沟通时营造氛围,这是沟通的基本常识。这个常识大家都懂,问题是如何做到呢?

简单,主要有以下5种招数:

简单明快地端出结论:营造气氛最好的方式,便是不营造氛围。当问题发生时立刻予以解决,而且是当场解决。不去刻意营造氛围,刻意寻找合适的时机、场合与方式。

“投其所好”很好理解。只有在对方心情好的时候,敏感话题才有比较容易被“脱敏”,寻找或主动制造让对方有好心情的机会,便显得格外重要。不仅如此,“对方心情好”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与对方无关,而与你自己有关。

借题发挥、借力打力,也是处理敏感话题的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。具体来说,就是在某个人由于某种原因触及这个敏感话题时,让自己“加个塞儿”,在“不经意”间使自己也成为这场沟通的参与者。

当其他人提及这个话题时,及时地把自己也“塞”进去。这样做可令你“进可攻,退可守”。如果那个挑起话题的人在其后的沟通过程中进展顺利,你可以坐收渔翁之利;反之,如果沟通过程进行得不顺利,你也比较容易做到浅尝即止、全身而退。

这种方法可以找一个与你的立场和观点相同,亦即在某个敏感话题方面和你有着共同利益的人,帮你去捅破这层窗户纸。

这一招的前提是:开诚布公、寻找共识、争取共赢。这很能考验一个人的人品和价值观,无论是利用别人,还是被别人利用,都是一个“慧眼识人”的好机会。

如果你用尽浑身解数,始终找不到触及敏感话题的机会,或即便成功触及,最终的沟通结果也很难令你满意,且这种让你不满的状况已经持续太久,令你痛苦难耐,那么“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”不啻为值得考虑的选择。